黑土是具有强烈胀缩和扰动特性的粘质土壤,中国东北地区黑土地处世界主要黑土带之一。它相当于美国分类的变性土土纲和联合国分类的变性土单元。本土纲包括中国现行发生分类制的砂姜黑土、潮土、石灰土、赤红壤、水稻土诸土类中具备变性特征者,因为中国以往未设立变性土独立单元,1985年初拟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才将其列为独立土纲。
一、成土条件
温带半湿润型气候,夏季温暖多雨,冬季严寒少雪。年平均温度-0.5~5℃,有季节性冻层,冻层深度可达1.5~2.0米,北部地区可达3米,≥10℃年积温为2100~2700℃。年降水量450~600毫米,干燥度0.75~0.90。成土母质大多是第四纪洪积黄土状粘土,厚度可达10~40米,无碳酸钙。地下水位深约10~30米,矿化度0.3~0.7克/升。由于土质较粘重,融冻水和雨季降水难以下渗,形成土壤上层滞水,土壤水分属半冻结周期性淋溶类型。黑土自然植被主要是草原化草甸植物,以中性草本植物为主的杂类草群落,俗称“五花草塘”。岗地间有榛子、柞、刺玫瑰等灌木丛。植物生长繁茂,草高50~120厘米,盖度100%,根系深达60~100厘米,有机物质积累量高。黑龙江省嫩江县荒地黑土的植物地上部分干重为4.73吨/公顷,地下1米根量为12.6吨/公顷。耕地的有机物质来源减少,分解速度较快,土壤有机质积累不多。
二、成土过程
黑土形成过程受粘重母质、季节性冻层、临时性上层滞水和草原化草甸植物的影响,存在着强烈的腐殖质积累过程和轻度滞水还原淋溶过程,夏季温暖多雨,植物生长茂盛;秋末植物枯死遗留大量有机残体,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季,不能被微生物分解。春季土壤化冻,微生物开始活动,但融冻水形成的土壤土层滞水使土壤过湿,有机质分解缓慢,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和积累,全年有机质的积累量超过分解量,产生深厚的土壤腐殖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根系分布的变化而逐渐向下减少。夏秋多雨季节,土壤水分充足。铁、锰还原迁移,淋溶作用在1米或2~3米土体内进行,尤其在滞水层中形成较多铁锰结核和锈斑;硅酸盐矿物经水解产生非晶质二氧化硅,呈溶胶状态移动,以白色粉末状聚积于淀积层结构表面,这种作用统称为轻度滞水还原淋溶过程。
黑土开垦后,土壤水热状况改变,不同程度消除了滞水层,土壤通气性改善,吸热性增高,微生物作用加强,有机质分解加快,养分元素释放较多,土壤有效肥力提高,土壤熟化过程发展。
三、主要亚类
黑土分为黑土、草甸黑土、表潜黑土和白浆化黑土四个亚类:
普通黑土位于丘岗缓坡地中上部,地表排水较好,土壤水分适中,具有本土类的典型特征。
草甸黑土位于丘岗缓坡的下部或地势平缓之处,土壤水分较多,是向草甸土过渡的亚类,植被中出现喜湿植物(如大叶樟、细叶地榆、苔草等)。腐殖质层深厚(70~100厘米),腐殖质含量多,可达50~100克/千克。暗灰至灰黑色,无舌状下伸,剖面下部多铁锰结核、锈斑。土温较低,物质转化较慢、夏秋耕作易受湿涝之害。
表潜黑土多分布在丘岗间低洼地,是黑土与沼泽土间的过渡类型,农民称水岗地或朽泥岗,土质粘重,地表排水和土壤内排水都不好,亚表层呈铁锈色,显潜育化特征。
白浆化黑土分布在黑土与白浆土之间,在30厘米左右厚的腐殖质层与下部淀积层之间有灰白色的白浆化土层。
四、中国分布
温带半湿润气候、草原化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是温带森林土壤向草原土壤过渡的一种草原土壤类型,目前我国土壤分类系统,将黑土列入半水成土纲中。我国黑土分布在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中东部广大平原上。美国黑土分布在中部偏北的湿草原带,故称湿草原土。
我国黑土地处温带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为其气候特征。土壤母质粘重,并有季节冻土层。夏秋多雨,土壤常形成上层滞水,草甸草本植物繁茂,地上和地下均有大量有机残体进入土壤。漫长的冬季,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并转化成大量腐殖质累积于土体上部,形成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土体内盐基遭到淋溶,碳酸盐也移出土体,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季节性上层滞水引起土壤中铁锰还原,并在旱季氧化,形成铁锰结核,特别是亚表层表现更明显。所以,黑土是由强烈的腐殖质累积和滞水潴积过程形成,是一种特殊的草甸化过程。自然状态下,黑土腐殖质层可厚达1米,养分含量丰富,肥力水平高。黑土
开垦后,腐殖质含量下降,因母质粘重,土壤侵蚀明显,这是黑土利用中需引起注意的问题。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黑土分布区是重要的粮食基地。适种性广,尤适大豆、玉米、谷子、小麦等生长。
五、世界分布
世界三大黑土区为乌克兰大平原,面积约190万平方公里;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中国东北黑土区,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
乌克兰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它们和东北黑土地一样,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叶难以腐化、分解,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黑土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因此世界三大黑土区先后被开发成重要的粮食基地。
与东北黑土地有所不同,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势平坦,坡地较少,土壤主要受到风的侵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过度毁草开荒、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这两个地区相继发生破坏性极强的“黑风暴”。1928年,“黑风暴”几乎席卷了乌克兰整个地区,一些地方的土层被毁坏了5至12厘米,最严重的达20多厘米。在美国,1934年的一场“黑风暴”就卷走三亿立方米黑土,当年小麦减产51亿公斤,举国震惊。为保护黑土地免受侵害,国外两大黑土区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围绕合理规划土地和建立科学耕作制度等开展研究,大举营造农田防护林,采取保土轮作、套种、少耕、免耕等办法,充分发挥耕作措施与林业措施相结合的群体防护作用,经过40年的治理,已见成效。
作为与美国密西西比流域沿岸及乌克兰第聂伯河岸并称的全球三大黑土带,在古《山海经》中便有记载的北大荒,横跨从东经123°40′到134°40′的11个经度,纵贯北纬44°10′到50°20′的10个纬度,总面积多达5.76万平方公里。
我国黑土区的开发比国外两大黑土区晚,大规模开荒垦殖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近二十年来,我国已逐步加大了对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的力度。
除以上三大黑土地外,南美洲拉普拉塔平原南部的潘帕斯草原有红化黑土分布,其形成过程和成分有别于三大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