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次结构
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阳运转,构成太阳系。
太阳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统。约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距银心约2.6万光年。
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常简称星系。目前观测到1000亿个星系,科学家估计宇宙中至少有2万亿个星系。
星系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叫星系团。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包括银河系在内约40个星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叫本星系群。
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的更高一层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其长径可达数亿光年。通常超星系团内只含有几个星系团,只有少数超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星系团。本星系群和其附近的约50个星系团构成的超星系团叫作本超星系团。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与环系、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所构成的天体系统及其所占有的空间区域。太阳系内的有八大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八大行星中一般把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 地球和火星称为类地行星(内行星、岩石行星);将剩下的行星称为类木行星(外行星、巨行星、气体行星)。
二、行星
太阳系内有八大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水星: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小的行星。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它为“辰星”。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
金星:古罗马人称作维纳斯,中国古代称之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特。金星是一颗类地行星,因为其质量与地球类似,有时 也被人们叫作地球的“姐妹星”,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没有磁场的行星。在 八大行星中,金星的轨道最接近圆形偏心率最小,仅为0.006811。金星是全天中最亮的行星。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地球:有生命。
火星:与地球最相似。2018年7月25日,法新社消息称,火星上发现了第一个液态水湖。
木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
土星:光环最美。
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阳系内大气层最冷的行星,最低温度只有49K(-224℃)。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海王星:海王星的大气层以氢和氦为主,还有微量的甲烷,大气层中的甲烷,是使行星呈现蓝色的原因之一。海王星有着太阳系最强烈的风暴。
知识拓展:行星运动定律
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开普勒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关于行星运动的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也称椭圆定律: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
开普勒第二定律,也称面积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开普勒第三定律,也称调和定律: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由这一定律不难导出: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这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个重要基础。近日点出现在每年的一月初,远日点出现在每年的七月初。